概述
外阴瘙痒是妇科患者常见症状,多由妇科疾病引起,其他系统疾病也可发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滴虫阴道炎是引起外阴瘙痒的最常见原因。
-
引起外阴瘙痒的原因较多,其中与妇科疾病关系密切,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滴虫阴道炎等。
-
外阴瘙痒多位于阴蒂、小阴唇、大阴唇、会阴甚至肛周等部位,常夜间加重。
-
外阴瘙痒的治疗主要通过局部或全身的药物治疗,通过消除诱因、治疗病因来纠正外阴瘙痒症状。
-
病因
外阴瘙痒可由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引起,还有多种不明原因可引起的外阴瘙痒。
疾病因素感染和阴道疾病
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萎缩性阴道炎。
寄生虫
如阴虱、蛲虫病、疥疮等。
皮肤病和肿瘤
疱疹、湿疹、寻常疣、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外阴肿瘤。
全身疾病
如糖尿病、黄疸、重度贫血、白血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
相关疾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萎缩性阴道炎、阴虱非疾病因素-
药物过敏、护肤品刺激或不良卫生习惯等,可引起外阴瘙痒。
-
穿紧身化纤内裤、卫生巾等致通透不良,也可引起外阴瘙痒。
症状外阴瘙痒常为阵发性,也可为持续性,可伴有白带增多、外阴皮肤色素脱失、点状出血,其瘙痒程度因不同疾病和不同个体而有明显差异。
典型症状外阴瘙痒多位于阴蒂、小阴唇、大阴唇、会阴甚至肛周等部位。长期搔抓可出现抓痕、血痂或继发性毛囊炎。瘙痒常为阵发性,也可为持续性,常夜间加重。
伴随症状外阴瘙痒持续时间长,伴局部皮损
可由外阴上皮良性或恶性病变引起,尤其是患者年纪较大,瘙痒和皮损久治不愈者。若外阴皮肤或大阴唇黏膜呈牛肉状,要排除糖尿病的可能。必要时,皮损处活检,明确诊断。
外阴瘙痒,伴阴道排液
多为阴道排液刺激外阴所致,尤其是年轻患者,应检查阴道分泌物的性状及致病菌。
外阴瘙痒伴内裤点状血染
多为阴虱引起。
并发症盆腔炎
病原体侵入外阴、阴道后,沿着子宫颈黏膜、子宫内膜、输卵管黏膜,蔓延至卵巢及腹腔。
前庭大腺炎
前庭大腺生长在两侧大阴唇后下方,开口于阴道口、小阴唇和处女膜之间的沟内,因为解剖部位的特点,病原体易于侵入而引起炎症。
就医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滴虫阴道炎是引起外阴瘙痒的最常见原因。一旦外阴瘙痒要及时就诊,以免将病菌传播给他人,造成伴侣或家庭感染。且外阴瘙痒会严重影响生活治疗,要及时就诊控制病情。就医指征外阴瘙痒伴血性阴道分泌物、合并妊娠、瘙痒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优先考虑去妇科。医生询问病情-
患者年龄?
-
瘙痒的诱因?(如性交、过度清洁外阴、内裤过紧等)
-
瘙痒的部位、程度、加重及缓解因素?阵发性还是持续性?持续时间?
-
是否有什么其他症状?(如阴道分泌物、局部皮损、出血等)
-
是否曾就诊于其他医院?进行过哪些治疗?
-
有无糖尿病病史,药物食物过敏史?
需要做的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
有助于发现线索细胞、阴道毛滴虫、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假菌丝等。
局部组织活检
当外阴瘙痒伴局部皮损时,与外阴癌相鉴别。
血常规
判断感染程度,观察有无三系减少,与白血病鉴别。
诊断标准全面完整的病史
各种感染的接触史,药物过敏史,局部理化刺激史及了解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局部及全身检查
仔细检查外阴、阴道、宫颈,并根据病史进行必要的全身检查。
异常分泌物实验室检查
直接涂片及培养可以确定感染的性质。宜行常规的尿糖检查,如有指征应行血糖检查及其他特殊的实验检查,包括性传播疾病的检查。
局部病变组织活检
大多数外阴病患者局部需要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排除癌前病变及癌变。
鉴别诊断治疗治疗外阴瘙痒需消除诱因,以药物治疗为主,根据病因选择治疗方案。家庭处理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洗内裤(柔软棉制品为佳),每天用细软绵纱布沾温水洗净外阴,避免用强碱肥皂。
到院治疗一般治疗
-
无明显感染者尽量不用各种消毒液,清洁后撒布硼酸氧化锌粉,保持干燥。
-
严禁搔抓外阴局部,反复叮嘱患者尽力克制不搔抓,以防止抓伤皮肤及继发感染。可以用药物止痒。
-
精神心理因素可导致外阴瘙痒或加重瘙痒程度。稳定情绪酌用镇静药,如地西泮、去氧安定、氯羟安定等,也可以根据患者性格和发病诱因进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
外用药物:使用有止痒作用的洗剂、膏霜等,如炉甘石洗剂、苯海拉明软膏、皮质醇类软膏等。
-
抗菌药物:滴虫性阴道炎采用抗滴虫药物,性伴侣需同时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用制霉菌素等抗霉菌剂。
-
激素药物:绝经后妇女,尤其并发老年性阴道炎可补充雌激素,增加阴道抵抗力,使用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
其他治疗
-
宫颈糜烂者酌情用电熨、冷冻或激光治疗。
-
糖尿病、黄疸等全身疾病须与内科医生共同诊治。
-
继发感染者用1:5000高锰酸钾坐浴,局部加用各种抗生素软膏,严重感染者需要全身用药。过敏病因者可选用抗组织胺药物。
-
对原因不明的各种瘙痒应采用对症治疗。
饮食外阴瘙痒患者应进食含蛋白质和糖类丰富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同时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调理-
外阴瘙痒患者应进食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蛋类、肉类等。
-
多饮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
避免油条、辣椒等油腻刺激性食物。
护理瘙痒严重时可使患者坐卧不安,影响正常工作、学习和睡眠。患者应该及时就诊,再结合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轻痛苦。
日常护理-
坐浴时水温在35℃~37℃为宜,每天1~2次。月经期暂停坐浴、阴道冲洗及阴道用药。
-
穿宽松棉织内裤,减少化纤衣物对外阴的刺激。
-
注意个人卫生,每天坐浴、擦洗外阴、更换内裤,保持外阴的清洁、干燥。
-
避免搔抓外阴,勿用刺激性药物或肥皂洗浴。
-
注意性生活卫生,患者在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心理护理病人常因局部不适影响工作、生活,也可因为执行医嘱及自我护理不当导致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而产生焦虑情绪有此病人因怕羞或不重视而延误诊治。应鼓励病人倾诉,提供疾病及护理信息,向病人及家属讲解阴道炎是妇女的常见病,不必惊慌失措。解释坚持规范治疗与养成健康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以取得病人和家属的理解与配合,树立抗病的信心。
特殊注意事项-
月经干净后复查白带,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就诊。
-
用药前洗净双手及会阴,且治疗期间所用的盆具、内裤、浴巾煮沸消毒5~10分钟以消灭病原体,与家人隔离用具避免交叉感染和重复感染。
预防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外阴清洁,特别注意经期卫生。
-
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原发病。
-
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
-
性生活规律,做好保护措施,避免感染性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