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肌瘤需要做的检查
妇科B超
-
经阴道妇科B超检查最常用,但对超出盆腔的肿物、肥胖及无性生活女性适用传统的经腹壁妇科B超检查。
-
经直肠妇科B超检查可用于不宜行经阴道妇科B超的患者,如阴道出血、阴道畸形、阴道萎缩、阴道脱垂及无性生活的女性。
-
宫腔三维妇科B超的图像逼真,能明确肌瘤与子宫内膜及肌壁的关系,对肌瘤大小的估测值也较二维超声更可靠,对较小的黏膜下肌瘤诊断敏感性更佳,但费用较高。
-
腹腔镜妇科B超是配合腹腔镜手术的一种新的检查途径,可帮助术者确定最佳的子宫肌层切口位置,并有助于发现直径0.5cm左右的小肌瘤。
盆腔核磁共振检查
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空间三维成像等优点,能清楚显示肌瘤的数量、大小、位置及与宫腔的关系,特别是对于多发性及较小的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MRI信号特征是T1加权成像(WI)信号强度与正常肌层相似,在T2WI为很低的信号;伴坏死、液化或玻璃样变性时,可表现为T2WI高信号;伴出血时,T1WI、T2WI均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
诊断性刮宫
通过探针探测宫腔深度和方向,感觉宫腔形态,了解宫腔内有无肿块及其所在部位。同时刮取子宫内膜病理检查,以便排除其他内膜病。
超声检查
这是目前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通过B超检查了解肌瘤的生长部位、数目以及肿瘤内部是否均匀或液化、变性等。超声检查既有助于诊断子宫肌瘤,并为区别肌瘤是否变性提供参考,又有助于与卵巢囊肿或其他盆腔肿块的鉴别。
腹腔镜检查
当肌瘤需与卵巢囊肿或其他盆腔肿块鉴别时,就可通过腹腔镜打孔,关注子宫的大小、形态、肌瘤生长部位及性质。
通过询问患者症状和月经史,并做妇科检查确诊,若怀疑有子宫肌瘤,还需结合超声检查和MRI检查结果。
妊娠子宫
妊娠时有停经史、早孕反应、子宫随停经月份增大、质软,借助妊娠试验、B超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即可确诊。
卵巢肿瘤
一般无月经改变,多为偏于一侧的囊性肿块,无粘连时可与子宫分开。子宫浆膜下肌瘤与卵巢实质性肿瘤鉴别比较困难,必要时应用B超、腹腔镜检查。
盆腔炎性肿块
炎症多有发热、腹痛病史,肿物边界不清,与子宫粘连或不粘连,有压痛,抗炎治疗后症状、体征有好转,B超可协助鉴别。
子宫腺肌病
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史,月经增多,子宫呈球形增大。肌瘤与腺肌病常并存,可通过妇科B超影像鉴别。
子宫畸形
双子宫或残角子宫易误诊为子宫肌瘤,B超、腹腔镜、子宫输卵管造影可协助鉴别。
子宫肉瘤
好发于老年妇女,生长迅速,侵犯周围组织时出现腰腿痛等压迫症状。有时从宫口有息肉样赘生物脱出,触之易出血,肿瘤的活组织检查有助于鉴别。
子宫内膜癌
以绝经后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好发于老年妇女,子宫呈均匀增大或正常,质软。应注意更年期妇女肌瘤可合并子宫内膜癌,诊刮有助于鉴别。
宫颈癌
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及白带增多或不正常排液等症状,外生型较易鉴别,内生型宫颈癌则应与宫颈管黏膜下肌瘤鉴别,可借助于B型超声检查、宫颈细胞学刮片检查、宫颈活组织检查等鉴别子宫恶性肿瘤。